人性的光與暗──專訪阮光民

撰文/詹晴舒
攝影/孫筱佩、白靖慈

橙黃的燈光好似午後暖陽,在他鋒利的眉眼間,悄然暈開了一抹暖色。

阮光民戴著一副黑框眼鏡,後腦勺扎著的馬尾乾淨而俐落,唇畔的笑容是無盡的柔和。那是集浪漫與不羈於一身的氣息,乍看之下頗像個優雅、且神秘的藝術家,而那支畫筆下的故事,則充滿了人性與道德間的衝突。他執筆如刃,精準剖開人性最赤裸的一面,在他構築的世界中,人性的本質將卸下偽裝,並呈現在讀者面前——那誕生於碰撞之下的,名為「衝突」的火花,便是阮光民所堅持的藝術。

不與潮流為伍


早期台灣漫畫界充滿了日漫的影子,就像另一個被日本「殖民」的世界,好似不朝這根標竿看齊,就無法往前走般。阮光民無奈的說: 「一開始在台灣的漫畫環境中,出版社很讓人詬病的是日本流行什麼,他就會希望台灣作者朝那條路走,那其實還蠻扼殺台灣人的創意的。」當時,那股追日潮流一度令阮光民妥協,在所謂的「流行」下,他的作品也成為浩瀚星河中的一抹微光,在漫畫界裡載浮載沉。而他的創意,也就此蒙上一層陰影。
但很快,阮光民便找到了屬於他的機緣,「畫完〈警賊〉後,我才看到一個叫谷口志郎的漫畫家。他有個漫畫叫〈遙遠的小鎮〉,說故事的方式很生活化、很平鋪直述,就是在講他人生的故事與經歷而已。」

沒有激昂的正邪衝突,也沒有熱血的打鬥場面,谷口志郎的作品只有親切、而溫暖的人生故事,與當時流行的少年漫畫不同。而就是這種走在潮流之外的不同,才激起阮光民心中的疑問:這樣也可以當故事,也可以當漫畫家,那為什麼一定要走那條少年漫畫的路?」這道直擊心坎的,對台灣漫畫界的質問,是一記敲醒阮光民的醒鐘。他開始進行風格的全面整頓,將取材視野移向親近的人、事、物中,跳脫那些千篇一律的熱血情節,他的故事就此豐滿了起來。

光與暗的灰色地界


「天主見光好,就將光與黑暗分開。有的人選擇螯伏黑暗,有的人選擇立身光明,也有人讓自己站在灰色的地界。」這是阮光民在二○一七年出版〈警賊〉時,所附上的簡介內容。

〈警賊〉又名〈光與闇〉。其構思是源於曾風靡一時的電影——《無間道》,也是阮光民早期的作品之一。故事在黑白兩道之間周旋,依稀可見少年漫畫的輪廓,卻又異於一般少年漫畫,阮光民說:「〈光與闇〉其實是想說一個人不可以是完全好,也不可以是完全壞的,因為我們今天會這麼立體,那一定是有光、也有影子,才能叫他是立體的,真實存在的人應該是這樣的才對。」

常理之下,沒有人能成為絕對的善人,當然,也無人會是永遠的惡人。在阮光民的眼底,人性中最耐人尋味的,便是善與惡的博弈,他看中的並非是正義投身的光明,亦非是邪惡擁抱的黑暗,而是橫跨在兩者之間的那條界線。阮光民想刻畫的,便是這所謂的灰色地帶。

「有個警察性格剛正,整個警局都在收賄,只有他不收,他看不慣這群人,就往更上面去提報。」這名警察,是阮光民的另一部著作〈東華春理髮廳〉的角色之一。他的「正義之舉」看似正義,亦符合我們對正義的想像與理解,但話鋒一轉,阮光民又說:「後來同事的小孩去霸凌他的小孩,說你爸爸是壞蛋,害我爸爸被關。還有些人因此而自殺,這些蝴蝶效應都是因爸爸去提報而起,那以這個規則來講,到底誰是好人,誰才是壞人?」

你自以為的正義到底是不是正義?孰是孰非,究竟該如何衡量?阮光民並未點破,而是將這道命題融入故事,賦予讀者評斷的權利。不一昧的向陽而生,也不一昧的逐影而居,這就是阮光民筆下的「人性」。

初心之所向


訪談的尾聲,阮光民說了一段令我們印象深刻的話:「如果真的想做,自己就要認真、努力的去做,因為任何形式的創作本來就是要讓自己的心靈更好,不是為了要討生活。」這條路或許會讓你感到徬徨、會令你遭受質疑,壓力將如潮水般襲捲而來,無情地將你吞噬。身為過來人,阮光民很清楚這段路途的艱辛,他未曾將歷練視為苦難,而是泰然接受,不計後果地為理想前進。

成功就像一隻蝴蝶,羽化之前,牠也曾是條不起眼的毛蟲。蛻變後的姿態固然美麗,但真正的美,卻是牠那為掙開繭衣,而奮不顧身的模樣。回首這段漫畫職涯,阮光民已非是那青澀的漫畫助手,從出道至今,他陸續累積了許多作品,也收穫無數為他喝采的掌聲,但他不會因此停下腳步。未來,阮光民仍會在光影間的夾縫中堅守,於混沌之下,堅守人性那最真實的面貌。

8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文學是一座島嶼,想像是它的基調。
「島嶼基調」是靜宜大學台文系學生團隊所創立的內容創意網站,我們以文學為基底,想像並創造文學的各種樣態。
我們用文字烙印觀點,以美學踏留足跡,用設計創造型態。在這裡,我們拆解文學的邊框,推延想像的邊界,
循著文學的星圖,在島嶼上遊戲著,我們是創意的魔法師,讓所有美好,都在此處創生。

內容著作權屬於靜宜大學-台灣文學系,請詳見使用規則並參照隱私權聲明
Copyright© 2020 Providence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43301 台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七段200號

聯絡電話:04-26328001#17033

服務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後台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