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向陽而生
撰文/詹晴舒
攝影/詹晴舒
依稀記得那是一個多雲的清晨,我佇立在落地窗前,眺望近在咫尺的蓊鬱青山,晨光是一如既往的溫柔。
當人們於黑暗中徬徨之時,心裡對光明的渴望便會如潮水般膨脹,渴望謹小微光給予自己的救贖。陽光可以是炎炎夏日裡令人又愛又恨的存在,也可以是酷寒冬日中溫暖人心的存在,但於我而言,它卻是歲月靜好的最佳象徵。
都說天氣晴朗與否亦與自身心情好壞有微妙連結,我本是不信的,直至今日方才稍微改觀。前幾日的天空盡是一片晦暗,而我也正為某些瑣碎之事所困,連日陰雨好似我的內心寫照般,世界渾然慘淡無光。我拿起手機於落地窗前席地而坐,霎時間,耳畔僅剩指甲與螢幕間的碰撞聲,像極了慵懶而不失節奏的鼓點。曙光穿過雲間,為整個空間鍍上一層金箔般閃耀的光芒,怡人的溫度頗適合偷閒放縱,享受一段難得的清幽時光。有時就這麼什麼也不做,什麼也不想,只需讓千瘡百孔的心重返光明沉澱,便能令自我得到短暫休息。
這裡的光明絕不是憑空捏造的幻影,空想並不能給予你合適的安慰,而你仔細品味後便能領會一二。數月前,我曾前往老家附近的向日葵田散心,老家是個民風純樸的鄉下地方,當時正值酷熱夏季,放眼望去盡是一片翠色,每年暑假這裡都會種滿向日葵,從無例外,而那片向日葵田便座落在環山公路的兩側,金黃色的花瓣憨態可掬,挺直著腰桿昂首搖曳。向日葵又有別稱為「向陽花」,它就像太陽的忠實粉絲一般,總是追逐著太陽的身影,追逐光芒是它與生俱來的本能,就像我們不能一天不吃東西那樣,同時也是它秉持的生存之道,人心亦是如此。
這就好似漫步於荒漠中尋覓甘泉的旅人般,向日葵之所以會追隨陽光,是因為它的向光性,於它而言,陽光便是它的沙漠綠洲。而此時此刻正偎在落地窗前汲取溫暖的我,是否也如那向陽花一般渴望陽光的洗禮呢?
我打開落地窗,來自暖陽的氣息籠罩全身,彷彿一床柔軟的羽絨被包裹著我,輕盈而毫無負擔。許是雨過天晴的雅興,家門前的公園中盡是出門散心的居民,悠揚的晨操樂音伴著晨風而來,孩童的歡聲笑語如晨啼鳥鳴般清脆,慢活得令人神往,唇畔亦忍不住揚起一抹笑。想起曾經有人問我:「妳覺得物質和精神哪個比較重要?」我的回答是:「物質。」現在想來,我似乎極少為了感受生活而專注,專注那些與我無關的人事物。我一直以來所想像的「未來生活」無非是踏實的賺錢存款,白日投入工作,夜晚回家休息,假日做自己想做的事,直至我擁有一定經濟能力,才能為自己做更多事,才能好好愛自己,但其實不然。
在這個生活節奏緊湊的時代裡,我們每分每秒都在經歷改變,無論好壞,那都是我們在「完善自我」的證明,就連我也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習慣這生活模式,不禁遺忘駐足休息的感覺。聽著不斷傳來的人聲,我大大地伸了懶腰,陽光的熱度愈發澎湃,即使皮膚被曬得泛紅,我亦難得地不願離開,似乎還想抓住些什麼。在此,向來心緒繁雜的我難得的腦中一片空白,時間似乎停止流走了般,可我並不討厭這樣的感受,反而有股莫名暖流淌過心尖。
旭日東升,不知不覺間,公園裡的人聲漸稀,取而代之的是來來去去的車潮,整個城鎮都甦醒了起來,我這才恍然發覺自己竟已在此站了這麼久,明媚艷陽曬得我渾身發熱。我轉身回房,背光的瞬間眼前竟感到一片黑暗,但這黑暗僅止一瞬,眨眼間,眼前又是一片明亮。陽光背著我透入房中,我拿起手機,微亮的螢幕中是來自友人的出遊提醒,也意味著新的一天正式到來。
我如往常一般整裝梳洗,當我正式走出門時,頭上的艷陽竟晃得我一時睜不開眼,但我並未感到不悅,隨著心中最後一點陰霾的逝去,緊接而來的是真真切切的喜悅。

世界一如既往的運轉著,而我也依舊是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