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開劇團––打開戲劇教育的大門

撰文/田筱琪
影像提供/大開劇團

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對普羅大眾敞開戲劇之門,就像現代的戲班子一樣,從廟口到舞台,與親眾共同倘祥在戲劇裡 。

留著蓬鬆大捲髮,笑聲爽朗,舉手投足皆有著戲劇性,她是「大開劇團」團長劉仲倫,同時也是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,專門開設劇場、表演、文創等相關課程 。 學生口中的咪咪老師,平常是笑咪咪的開心果,但只要她戲劇魂上身,受訪的學生略略收起笑臉,小聲地說:「認真、嚴格、 一絲不苟」 。 正是這種態度,這十年來靜宜台文系每年都能拿出一齣漂亮的文學大戲,那些在外人眼中不太可能成就的事,劉仲倫咬著牙硬是撐起一片天,這些堅持,都源於她對戲劇教育虔誠的信仰 。

「大開劇團」團長劉仲倫(右起三)。

戲劇的種子

小學就讀新竹的龍山國小光明分校,是一所純樸的鄉下小學,人數極少,早期學校的老師都是跟著國民政府來台的 「外省人」,裡面有不少人,是對戲曲有興趣的「票友」,這群票友們會在放學後教孩子唱京劇,她也是這群唱京劇的孩子之一 。「我還記得當時長得其貌不揚的都去演武大郎,所以我就是演武大郎,但老師有允諾我五年級的時候可以演紅娘,結果我五年級就轉學了。」劉仲倫笑著說 。 在那個電視只有老三台的年代,能夠看戲可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,那時孩子們放學回家打開電視的時間,正好是京劇播出的時間,所以當時在學校學完京劇,回到家又看到京劇的片段,讓兒時的她對戲劇產生濃厚的興趣。

人生的轉折點

劉仲倫小時候其實對跳舞比較熱衷,也較喜歡圈劇動作轉換出來的圈舞,因此一路習舞到高中。有天舞蹈練習時突然感到身體不適,就醫後,發現她心臟發育不完整,不適合運動,因此不得不放棄她最愛的舞蹈。

時逢升學階段,原以為可以靠著最愛的舞蹈往人生的道路上邁進,如今卻不得不向現實低頭,心灰意冷的她試著重新找尋生命的出口,在高中老師的問举下,開始思考該如何繼紹運用舞蹈優勢做喜歡的事。有了兒時的戲劇因子,以及習舞時偏愛的國舞,劉仲倫以舞蹈的方式進入了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(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前身)。

表演是一個需要高度合作的活動,同學們必須朝夕相處.每天共同排演及討論,因此戲劇系同學的感情都十分融洽,這樣的夥伴關係是表演藝術不可或缺的,在舞台上每 一個人都必須全心全力的付出,只為了那過了就無法再次重現的一分一秒合作而非競爭.這也是使劉仲倫熱愛戲劇 的原因。

以戲劇教育為志業的劇團

1992年自國立藝術學院畢業後,劉仲倫赴美念書,學習戲劇教育。昴業後,她決定回到台中,因為當時的台中是 一個沒有戲劇土壤的地方,所以她決定在自己的家鄉做戲劇人才培育.劉仲倫覺得這是她的使命,父母親也非常支持。

1998年, 「 大開劇團」成立,主要以社區議題、社會關懷為導向,劇團都與民眾合作,以社區劇場的形式演出。大開的第一齣戲與高鐵的土地開發有關,當時高鐵行經台中市烏日區(當時烏日鄉),劇團成員便前往烏日做社區訪査,深入了解在地居民的生活及想法,甚至參加社區的 里民大會,與在地人培養情誼,透過積極與民眾互動,為社區量身打造《風微微,水清清,溪畔過一生》 ,這是大開與民眾共同打造的第一齣戲劇,並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演出,而這齣戲訴說著時代與社會變遷下,社區的人們對過往的緬懷。

由於設區劇場是非商業性的演出,不售票,所以劇團並不會有進帳,但劇團要養,團員日子要過,如何讓劇團有收入,是劉仲倫當時經營大開最迫切需要被解決的問題。因此,她教大開團員們做戲劇教育,也花了許多時間累積了許多教案,把戲劇教育系統建立起來,這些教案足以讓團員平時可以在劇場做演出,也能在學校做教學。 「 做劇團不是有熱情就好,專業也是很重要的,要下苦功。」劉仲倫說。

台文劇場,扎根十二年

「我不認為社區民眾的演出就是粗糙的,同樣在台文劇場裡,不可以因為是學生就表現得很業餘。」靜宜大學台文系邀請劉仲倫任教,當時台文系所有同學都要參加台文劇場的演出,第一屆參考楊逵的作品《牛犁分家》 ,為台文劇場的第一號作品,台文系一直都保持一年做一齣戲,且這齣戲必須與台灣文學有闞係,但非直接改寫一個文學作品,劉仲倫認為學生應該要有學生的觀點,學生該思考如何將文學文本變成戲劇腳本,搬上舞台演出。2017年,台文劇場第12號作品《星條旗下的藍衫夢》,就是在「台文劇場公演與實務 」 的課程中,劉仲倫領著同學,師生共讀文學文本發想出來的劇碼。以70年代加工職場為背景,描寫藍領階級犧牲青春,為家庭及國家打拚,透過此作品向所有為台灣經濟打拚的勞工朋友們致敬。

「台灣表演藝術教育資源其實不少,但由於台灣教育輕視,導致表演藝術一直處於弱勢的狀態,包括各級學校。」 劉仲倫說。

《星條旗下的藍衫夢》劇照。

打造一座平台

對於大開劇團,劉仲倫想做的事情就是對一般大眾打開戲劇之門·所以即便民眾不是戲劇科班出身,但經過劇團的訓練之後.依然能夠站在舞台上演出,而且不比專業科系的人差。

劇團就像一個大家庭,劉仲倫很享受這一點,不過也常常要面對新的問題,如年輕團員對戲劇工作的看法逐漸跟過往不同.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跟選擇·難免會與她的期待產生衝突,她也只能調整心態去理解這一切。如今的表演藝術圏,是每一個孩子身上要有十八般武藝,以前是打團體戰,現在的孩子要一個人身兼多職。對劉仲倫而言,大開要做的就是一個平台,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,在孩子遭遇困難時給予建議,而不是發展的阻礙,而是成為年輕團員們能夠繼續前行的動力。

0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文學是一座島嶼,想像是它的基調。
「島嶼基調」是靜宜大學台文系學生團隊所創立的內容創意網站,我們以文學為基底,想像並創造文學的各種樣態。
我們用文字烙印觀點,以美學踏留足跡,用設計創造型態。在這裡,我們拆解文學的邊框,推延想像的邊界,
循著文學的星圖,在島嶼上遊戲著,我們是創意的魔法師,讓所有美好,都在此處創生。

內容著作權屬於靜宜大學-台灣文學系,請詳見使用規則並參照隱私權聲明
Copyright© 2020 Providence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43301 台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七段200號

聯絡電話:04-26328001#17033

服務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後台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