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/被設計的理由––空白地區彭星凱專訪

採訪/申惠豐
文字整理/邱筑翎、高于婷

「我覺得美感應該是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建構,第一個是技術上的層次,第二個是經驗上的層次。」

用沉穩又不過分冷淡地語氣回應,他是 Fi、是空白地區、也是彭星凱。擁有十多年編輯出版經驗的他,得過多項國內外設計裝幀的大獎,對於「設計」也自然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見解。簡單來說,設計之於彭星凱,是很難得可以去思考語言這種東西的一個媒介,因此在設計每本書前,他總會先將其中的元素一個個抓出,幻化成另一些令人驚豔的點子。今年,他更出版了一本屬於自己與設計的作品──《吃書的馬》,裡頭每一個設計,都是他自己經過觀察、體會後,親手詮釋的世界。

Q1.甚麼機緣下,讓你走入設計這個領域?

我大概在高中還沒有畢業時就已經決定要踏入設計。我一開始做設計,是因為我喜歡直接面對客戶,喜歡直接去看,或學習每個客戶他們情感背後的故事跟用心的地方。設計對我來說迷人之處在於,它是一個很難得可以去思考語言這東西的一個媒介。比方說,我們會談到文學,或者我們對話時使用的語言,這可以透過視覺的溝通,去創造一個新的媒介,如此我們就會有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空間,去影響別人,去跟別人對話。

Q2.你是一個知名的封面設計師,請你分享一下,你究竟如何去思考與發想一本書的設計?

設計概念的發展與建立是第一步。
比如《半場無戰事》這本小說── 它被改編為電影劇本,由李安導演拍攝。這本書其實跟戰爭沒有什麼關係,我從這本書裡面去抓幾個重點來,例如我從小說中找出了:美國、戰爭、電影跟主角幾個關鍵字,這是我看到覺得印象深刻並且可以發揮的元素。美國我會想到愛國情操,我可以用顏色去表現,而戰爭,這本書其實跟戰爭沒有直接的關係,書裡沒有任何一個戰爭的元素跟畫面,所以我希望表現清新的,沒有任何戰爭的畫面。因為這本書會拍成電影,電影出來後一定會有個電影書衣,一般都是用劇照或一張很精緻的攝影作品去表現,所以我迴避使用影像的思考來去做這本書的封面設計。最後是主角,他是一位年輕、天真、以及有點英雄情節、自我感覺良好的少年,我希望用圓潤的風格來表達這些特質。在美國的部分我用美國國旗的顏色,正紅色、正藍色和一些星星的符號去做細緻的傳達。書封的文案則是用李安電影的文案作為主文案,放在書腰上去做展現。在年輕、天真這些元素當中,我用圓潤的字體來呈現。

《半場無戰事》書影。

當我們決定了我們的概念之後,我們就可以用任何的形式來傳達我們的理念。設計其實沒有一個具體的形象、特殊的定義或是製作的方式,它可能只是一個隱喻,常常是一個很簡單的線條就可以傳達出非常多的東西。

Q3. 你認為什麼是「設計」?

我覺得設計是一個完全的主觀的東西,曾經有一間學校來訪問我,一個老師提到,有一位設計師曾說過,如果我們可以在意生活當中的每一樣細節,我們的國家會因為設計而偉大。我覺得這句話乍聽之下,有一點自私,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世界觀,裡面也都有自己的想像,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只是去找到我們能夠認同的東西,並且把它放大之後去影響別人的世界觀。思考,為什麼我們會需要設計?「什麼是設計」其實是一個綜合的議題,當我們在討論設計或討論一個美學問題的時候,很多人會說美感不是主觀的嗎?我覺得美感應該是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建構,第一個是技術上的層次,例如當我們把一個粗糙的東西越做越精緻。第二個是經驗上的層次,如果當我們看到一片風景,而你曾經在這邊浪漫的約會過,這風景就會產生不同的意義,這就是經驗帶來不同層次的美感。

所以當我們在講美感的時候,我們提到的其實是經驗的美感。但是在技術面的部分則是客觀的,那個是客觀的美感,所以我們才會需要學設計、學美術、學繪畫,把粗糙的東西雕琢的更精緻,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設計的原因。

Q5. 可以請你簡單介紹一下你新書的內容嗎 ?

我這一年放下了很多工作,然後去做了一本書叫《吃書的馬》,這本書集結了我七年來的作品,文字的部分則去採訪了設計師、編輯和一些創作者,去問問他們,什麼樣的書設計是他們覺得最理想的。

我覺得當中很好玩的事情是,我去訪問設計師時,設計師會從視覺上面去做琢磨,他們會在意設計好不好看,那作家則是很喜歡新奇的事物,他們喜歡很特別、沒有被看過的東西,但不太在意畫面如何構成,如果在結構上、裝訂上是特別的,作家們就會非常的開心。最讓我驚訝的是編輯,當我在跟編輯合作的時候,他們最在意的是合作過程順不順利,設計是否好看有共鳴,反而不是編輯的首要考量。

Q6.可以給想要從事設計工作的人一些建議嗎?

第一個是要有自己的詮釋。很多優秀的設計師其實他們以前都不是學設計的,只是一群對美感有自己的體悟、有自己的品味的人。我常鼓勵我的學生或者是新一輩的設計師,多一點自己的想法跟自己的解讀,當你有自己的解讀的時候,你的設計才會有自己的樣子、自己的語言,那你才會被別人看到。

再來是改變。我在每個階段都會有一個層次的改變,一開始我在做書籍設計的時候,我可能只要接到一本書我就很開心了,所以一開始我可能兩、三個月才做一本,然後我就到書店偷偷把那一本放到暢銷書架上。過了起步的階段,開始慢慢被人關注,變成一個月要做五到八本書,最多一個月有做到十幾本的,而這些關注變成我做設計的另一個動力,這些關注會促使我走在更前面的位置跟做出更不一樣的事情,引領我往下一個方向去走。

第三個是去認識自己。追求改變是一個很簡單就讓你成為優秀設計師的方法,它會讓大家覺得你是新奇的設計師,可是如果你一輩子都不追求改變,全然的專注在一件事情上,那不也是一件很偉大的事? 好或不好都是很主觀的,看你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去接收或理解它,這些東西會接續到的是自我認識。我也是到這兩年才真正認識到自己想要做什麼、站在什麼位置,以及怎麼往下一步去前進?那是因為我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想要前進的人。

1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約 來挽面

8 2 月, 2021

文學是一座島嶼,想像是它的基調。
「島嶼基調」是靜宜大學台文系學生團隊所創立的內容創意網站,我們以文學為基底,想像並創造文學的各種樣態。
我們用文字烙印觀點,以美學踏留足跡,用設計創造型態。在這裡,我們拆解文學的邊框,推延想像的邊界,
循著文學的星圖,在島嶼上遊戲著,我們是創意的魔法師,讓所有美好,都在此處創生。

內容著作權屬於靜宜大學-台灣文學系,請詳見使用規則並參照隱私權聲明
Copyright© 2020 Providence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43301 台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七段200號

聯絡電話:04-26328001#17033

服務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後台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