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有限時光多嘗試,努力學習——專訪台文系老師蔡佩均

文/劉子綺、李馥安
圖/蔡佩均老師提供

在閱寫中心東奔西走,「來去匆匆一陣風」——這是平時蔡佩均老師帶來的利索模樣。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中,也澆不熄蔡佩均老師對教學的熱忱,不斷提出創新教材教案,打破以往課程的單向講授方法,讓課堂成為開放式的學習場域。而她是引導者,拋出問題引導同學思考、探索、回答、行動。在同學眼中,蔡佩均老師擁有「熱情、溫柔、認真」的特質。

因恩師和興趣 走上教學路

「文學雖是苦悶的象徵,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找到希望,哪怕有些悲傷無從避免。」蔡佩均老師篤志於教學,受到大學恩師的影響。曾就讀淡江大學中文系的她,在大學期間受到施淑老師的啟蒙,「希望可以成為像她一樣的人。」這樣的憧憬悄悄萌芽,讓她有了想當老師的夢想,因此選擇在大學畢業後繼續升學,就讀靜宜大學中文所的台文組。

她邁向台灣文學的契機,是因為熱愛現代文學的讀和寫。「文學並非一條窄路,相反的,各種工作都脫離不了文字以及敘事能力,這是文學系學生很大的資本。」自台灣文學系所畢業的蔡佩均老師,認為台文系學生無需對出路感到迷惘,因為學生的學習是累積未來的資本,幫助提升文字及敘事能力,讓未來的路更寬廣。

台文系──關鍵詞「勇敢」

說起目前任教的靜宜大學台文系,蔡佩均老師以「勇敢」來形容對系所的第一印象。當年靜宜台文系舉辦第一場大型研討會「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蔡佩均老師作為工作人員參與其中 ,對活動過程及主責任務至今仍印象深刻。研討會融合楊逵作品元素,每張邀請卡寄出前都貼上玫瑰花瓣,隔日與會者一同重返東海花園參加音樂會,途中看見了昔日的「送報伕」雕像,午間的熱鬧餐會更配合楊逵真實經歷,訂購陶土製的小花盆當作飯碗。

說起台文系過往故事,蔡佩均老師不自覺露出笑容,「我覺得這是一個勇於嘗試和創新的有趣系所,我們在做一些以前沒有人做過的事情。」

學生是課堂主角 老師是引導者

談及教學理念,蔡佩均老師坦言,以前會一股腦想將自己所知倒給學生,直到近幾年,參與了教育部「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畫」,計畫以素養教學回應108課綱,佩均老師以此為契機開始接觸創新教學。

「課堂的主角是學生,而不是老師。」她因此開始思考,怎麼激發聽課者的興趣?如何引導學生?能用什麼方式為他們打開文學這扇門?

「老師不只是一個授課者,更應該是一位引導者,透過有效益的方法,讓聽課的人可以向上一步、向前邁進。」平淡的口吻道出多年教學心得,讓人感受到其中的真摯。

有限時間裡的無限學習 努力可改變一切

對於正在大學就讀的學生,蔡佩均老師如是分享:「假如沒有繼續升學,大學畢業將投入職場,因此學生時期是有限的學習階段,要好好把握。這是很珍貴的黃金時間 。」她回憶起求學期間的失敗學習經驗,多數得到師長的包容,以此鼓勵在學生應即時多學習、多嘗試。

「要更相信自己一點!」面對未知的挑戰,需要有好奇心、不畏懼的去探索,即使碰到困難也要勇敢突破。就算知道自己做得不夠好,無法給自己打滿分,也可將挫折當成一生值得學習的經驗。「努力可以改變一切!」她強調開放的心態很重要,因為所有難關皆可透過努力去改變,那讓一切皆有可能,儘管時間有限,但若是相信自己,從中創造的可能性卻是無限的。

4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文學是一座島嶼,想像是它的基調。
「島嶼基調」是靜宜大學台文系學生團隊所創立的內容創意網站,我們以文學為基底,想像並創造文學的各種樣態。
我們用文字烙印觀點,以美學踏留足跡,用設計創造型態。在這裡,我們拆解文學的邊框,推延想像的邊界,
循著文學的星圖,在島嶼上遊戲著,我們是創意的魔法師,讓所有美好,都在此處創生。

內容著作權屬於靜宜大學-台灣文學系,請詳見使用規則並參照隱私權聲明
Copyright© 2020 Providence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43301 台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七段200號

聯絡電話:04-26328001#17033

服務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後台登入